1. 纣王女娲宫进香
1. 纣王女娲宫进香
纣王七年春二月,忽然报到朝歌反了,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……太师闻仲奉敕征北不题。
一日,纣王早朝登殿,设聚文武。 天子问当驾官:「有奏章出班,无事朝散。」言未毕,只见右班中一人出班,俯伏金阶,高擎牙笏,山呼称臣:「臣商容待罪宰相,执掌朝纲,有事不敢不奏;明日乃叁月十五日,女娲娘娘圣诞之辰,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!」王曰:「女娲有何功德?朕轻万乘而往降香。」商容奏曰:「女娲娘娘乃上帝神女,生有圣德;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,天倾西北,地陷东南;女娲乃采五色石鍊之,以补青天;故有功於百姓,黎庶立禋祀以报之。今朝歌祀此福神,则四时康泰,国祚绵长,夙调雨顺,灾害潜消。此福国庇民之正神,陛下当往行香!」王曰:「准卿奏章!」纣王还宫,旨意传出。次日,天子乘辇,随带两班文武,往女娲宫进香。…….
君王正看行宫景,一阵狂风透胆寒。 纣王正看此宫,殿宇齐整,楼阁丰隆;忽一阵狂风,捲起帐幔,现出女娲圣像,容貌瑞丽,瑞彩翩□国色天姿,宛然如蕊宫仙子临凡,月殿嫦娥下世。纣王一见,神魂飘荡,陡起淫心,自思:「朕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,纵有六院,叁宫,并无有此艳色。」遂命取文房四宝,侍驾官忙将取来,献与纣王。天子深润紫毫,,在行宫粉壁之上,作诗一首:
「凤鸾宝帐景非常,尽是泥金巧样妆,曲曲远山飞翠色,翩翩舞袖映霞裳。
梨花带雨争娇艳,芍药笼烟骋媚妆, 但得妖娆能举动,取回长乐侍君王。」
天子作毕,只见首相商容启奏曰:「女娲乃上古之正神,朝歌之福主。老臣请驾拈香,祈求福德,使万民乐业,雨调风顺,兵火宁息。今陛下作诗,亵渭圣明,毫无虔敬之诚;是获罪於神圣,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。愿主公以水洗之,恐天下百姓观见,传言圣上无德政耳!」王曰:「朕看女娲之容,有绝世之姿,因作诗以赞美之,岂有他意,卿无多言!况孤乃万乘之尊,留与百姓观之,可见娘娘美貌绝世,亦是孤之遗笔耳。」言罢同朝。…….
且说女娲娘娘降诞,叁月十五日,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叁圣而回。下得青鸾,坐於宝殿,玉女金童朝礼毕。娘娘猛头,看见粉壁上诗句,大怒骂曰「殷受无道昏君!不想修身立德,以保天下;今反不畏上天,吟诗亵我,甚是可恶!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,享国六百馀年,气数己尽;若不与他个报应,不见我的灵感。」即唤碧霞童子,驾青云往朝歌一回不题。那说二位殿下殷郊、殷洪来参谒父王。那殷郊後来是封神榜上值年太岁,殷洪是五穀神,皆有名将神。正行礼间,顶上两道红光冲天。娘娘正行时,被此气挡住云路。因望下一看,如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,不可造次,暂行回宫,心中不悦。唤彩云童儿把後宫中金葫芦取来,放在丹墀之下,揭起葫芦盖,用手一指;葫芦中有一道白光,其大如椽,高四五丈有馀。白光之上,悬出一面旛来,光分五彩,瑞映千条,名曰:「招妖旛。」不一时,悲风飒飒,惨雾迷迷,阴云四合,风过数阵,天下群妖俱到行宫,听候法旨。娘娘吩咐彩云,著各处妖魔且退,只留轩辕坟中叁妖伺候。叁妖进宫参谒,口称:「娘娘圣寿无疆。」这叁妖一个是千年狐狸精,一个是九头雉鸡精,一个是玉石琵琶精,俯伏丹墀。娘娘曰:「叁妖听吾密旨!成汤气运黯然,当失天下;凤鸣岐山,西周已生圣主。天意已定,气数使然。你叁妖可隐其妖形,託身宫院,惑乱君心;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,不可残害众生。事成之後,使你等亦成正果。」娘娘吩咐已毕,叁妖叩头谢恩,化清风而去。…….
评论
对於上帝统治各阶层神灵这一制度的概念﹐早已存在于世世代代﹐不同种族的人们心里﹐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。人们相信任何有特殊能量的人或物﹐他们对人们的生命有著重大的影响﹐那就是神灵。自古以来﹐我们已经有不同阶层的神灵﹕天神(DYAUS)﹐太阳神(SURGASAVITRI﹐PUSAN)﹐日出神(USAS)﹐雷神(INDRA)﹐水神(APAS)﹐风神(BAYU)﹐雨神(PARJANYA)等等。灵物的阶级有﹕麒麟﹐龟﹐凤凰﹐老虎﹐蛇﹐鹰等等。甚至石头﹐松树和琵琶乐器等﹐只要充份吸收天地的精髓﹐也可以成为神灵。人们也相信明智的皇帝是天上谴派来的上帝之子﹐来到世界上来统治人们。当他们死後﹐他们会变成圣者﹐到天堂当上帝的助手。例如﹕伏羲﹐神农﹐黄帝等等。一些有著光荣功勣的功臣和对人们有著重大贡献的人﹐也会变成神灵。女娲就是一个好例子。即使他们处於无形的领域里﹐但他们仍然深深影响著人们﹐除了继续照顾自己领域的人们外﹐他们重大的使命是在真实的领域照顾著人们。